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友善列印 :
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+ P開啟列印功能
字級設定 :
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+ V → X → (G)最大(L)較大(M)中(S)較小(A)小,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,
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+ (+)放大 (-)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。

《人文沙龍系列》歌謠也會流浪:旅途、詮釋、與經驗濃度

日期:112-02-18
資料來源: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

:::

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電影主題曲《支那之夜》,居然也是北美Hopi(霍皮)族的社交舞曲!歌謠會如何隨著時間的變化,流浪到另一個地區發展出另一種文化與意義呢?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施永德,除了帶大家認識上述兩首歌謠,也認識更多「會流浪的歌曲」。


1938年流行歌曲《支那之夜》問世,1940年日本導演伏水修發行同名電影,引起各界轟動。該曲同時由電影女主角李香蘭翻唱,更讓音樂有了不同的意境與詮釋。然而此首歌謠竟從太平洋西邊流浪到東邊,意即從東亞傳遞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東北部的原住民族部落Hopi,變成當地的社交舞曲。歌曲背後有什麼故事?又是如何呈現文化的現代性及生活經驗的濃度?本場講座中施副教授將一一解答。


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施永德副教授是人類學家,也是聲音藝術工作者,自16歲起開始學習中文,1987年來臺,除精通中文,因長時間待在鹿港及臺東都蘭部落,也習得閩南語及阿美語。多年來,施副教授除在臺灣各地進行風土民情的觀察與研究,更選擇在都蘭部落長期深耕,關注阿美族歌謠文化。施副教授另有聲音與環境藝術之相關創作,作品曾獲獎及參與展出,例如2016年臺東國際南島藝術獎、2019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及2020年臺北雙年展等。


「歌謠也會流浪:旅途、詮釋、與經驗濃度」講座時間為112年2月18日(星期六)下午2點到4點,地點在臺東都蘭部落(都蘭國入境大廳),現場邀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陳俊斌擔任主持人,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蔡政良擔任與談人。歌謠如何流浪及如何互相影響,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這一場精彩的講座,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,一起邊聽音樂邊理解。

線上直播|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nstcsalon
活動網站|https://nstc-salon.mystrikingly.com/blog/068
臉書專頁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manitiessalon

回頂端回頂端 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