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老屋到酒麴,讓豐濱一號穚的根從此開滿了花
保留部落唯一的百年家屋、以傳統製麴輸出阿美族的植物文化、用3D 列印技術結合阿美族花帽手作體驗…等,一切如即將誕生的新基地將連結通往百年老屋的門。「豐濱一號」,從生命經驗出發,牽引著古今的流動,讓穿越時空的體驗記憶成為獨特的部落故事。
凝聚情感的是家
外公是部落頭目,而外婆是為族人醫治疾病的女巫師,因此,江玉蘭與江素儀姊妹倆的百年老家屋,一直是部落裡相當重要的存在。每一根屋樑都取自山林裡的檜木,以阿美族獨特的卡榫式工法建造而成,有家的溫暖,更是族人交流互動的重要場域。百年過去,家屋集結眾人之力才能移置搬到現基地,持續添增生活記憶,更被賦予世世代代的深厚情意。
從生活中分享,讓文化傳遞
如今,選在老屋旁創建「豐濱一號穚」文化基地,將傳統植物文化、家屋建築、部落節慶、人文導覽、自然環境等多元體驗活動全串接一起,試圖透過生活分享,創造專屬貓公部落的地方經濟。「這幾年,部落其實一直陸續推廣著在地酒釀文化,建置酒釀示範園區、培訓多位釀酒師、甚至酒釀產業2.0的基地位置都已建置完成,卻一直尚未成為實質上的地方產業,我們認為鏈結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很重要。」申請百萬創業計畫,是實踐也是圓夢。打造「豐濱一號穚」文化基地,從自身創業開始,將阿美族酒食文化與貓公部落與商業模式真正產生連結,帶入市場力,真正地持續深耕。
多頭發展,同時穩固根基
「為了販售自釀酒,必須先取得酒牌。這高成本的創建過程,對部落小農甚至釀酒師而言,都是門檻極高的遠大目標。」為此,經百萬創業的顧問輔導,將原本的酒釀目標轉型為酒麴製作,透過食品加工技術讓商品定位為「農產品加工類」的養生飲品,既符合食品衛生局的相關衛生安全規範,同時亦保留著傳統製酒文化的珍貴技藝。
我們能以體驗活動留住旅人,或許就能成為改善部落經濟的可能。」部落俱足豐富的釀酒技術、人才,卻缺乏輸出的通路管道。因此,豐濱一號穚認為連結觀光產業,便能連結人潮。整體規劃上,設定空間為體驗基地但同時亦具備旅宿功能;整體遊程設計,既是文化體驗內容,同時亦能藉機復育酒麴植物;而家屋修繕計畫,更是同時妥善保存文化資產,
又能傳遞傳統文化,各種複合式的企劃積累,企圖將資源最大化。如素儀所說:「挹注有限、人力很少,但夢可以很大。」
雙向互動,讓創業更加積極
透過計畫的雙向互動,積極面對創業路上的困難與挑戰。前輩們的實戰經驗分享,加速了規劃上的腳步,「把握時機」的提醒更是讓一切進程都盡全力維持於掌握之中,藉著計畫輔助,創造部落的地方經濟,不再只是一個夢想。
傳統酒食的當代轉譯,讓文化流傳
在阿美族的傳統生活裡,釀酒代表著女性的賢慧與持家。在沒有保鮮設施設備的年代,釀酒是依著氣候時序而作。4 - 6 月份開始釀酒,準備迎接著8 月份的豐年祭到來,每家每戶都有各自獨特的釀酒方式,只是如今大家所使用的酒麴,大多都以進口麴替代傳統酒麴,很是可惜。豐濱一號穚期許製作出來源透明、令消費者安心使用的酒麴產品為核心目標,追尋老人家的傳承,運用5 種在地植物製麴,更嘗試創新加入水果添加清爽風味,創造屬於貓公部落的在地風土滋味。期待未來酒麴能透過食品加工技術,研發各種充滿在地風味的特色伴手禮,持續在地栽種、在地製造,並透過體驗行程的深化行銷產品,讓故事與經濟得以共生共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