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從勾織裡發現生命的光
一只只陳列於架上的編織包、帽,以樸實耐看的大地色調襯托棉麻質材,一如拓菉雲安靜低調的個性,自然散發清新質樸氣息,讓手作與商業長出截然不同的靈魂。編織不只是她穩定生活的力量,也是照亮生命的曙光,有了企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之百萬創業計畫協力的拓手作2.0 版,未來將加入手作教學體驗,搭配客製訂包、作品展示、網路行銷,讓拓手作被更多人看見,能乘載的夢想就更遠大了。
以手作創業,彷彿是一路走來的緣分牽引原在臺北生活的一家人,先生因急病早逝,頓失家中支柱的菉雲,必須想盡辦法獨自帶大4 個孩子,但最小的女兒因染色體異常,自出生後便需不斷來往林口長庚( 醫院) 進行長期診療,一直等到兩歲後狀況較穩定,才下定決心,帶著孩子一同搬回臺東池上娘家。
「剛回臺東時,其實我幾乎把自己封閉起來。一個人要照顧這麼多小孩,其中一位還患有克魯松氏罕見疾病,需要接受特殊教育與療程,所以我的狀況真的很不穩定。」
一次因緣際會在早療協會的團體活動中,她初次接觸編織藝術,專注投入的過程與最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,讓人彷彿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。「我真的很喜歡勾針,不但到東區職業訓練中心與社區課程進修技巧,學會看織圖後,又趁照顧孩子的空檔,抓緊時間到圖書館找書自學。」
從第一頂帽子的完成,一路走上創業至今已十多年了,雖然沒日沒夜的勾,但假日到市集擺攤,平日還能一路照看小女兒的生活,讓她長久來第一次感到安心。
.jpg)
織出讓自己也能不斷感到心動的風格
「編織給了我平靜,而我則賦予它型態。喜歡運用棉線、棉麻或麻繩等自然素材,搭配大地色系,並考量客人的實用度勾出硬挺的包型。未來更會結合異材質創作,方便清潔機洗。身為母親,習慣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實用性,平實定價,就是希望自己的手作包能被大家接受。」
創意是千變萬化且獨一無二的,將包包常見的織法運用到帽子,硬挺帽型讓手工帽更不易變形;或在素雅包款加上花樣,馬上又成了另一種風情。
她從不預先設定目標,隨著勾織,將當下的想法與感受透過雙手輸出,每款包包都是織線、勾針與作者的來回互動,充滿溫度。
學了各種花樣、織法後,最終她選擇使用深灰、麻黃、抹茶綠、米白等自然色系,設計一個個優雅包款,手作果然會反映出創作者的性格,低調而內斂,踏實而堅定。將皮革把手結合麻線,以硬挺帆布搭配棉麻,她努力去看見異材質彼此相映的特色,在創作中不斷調整作品姿態,深受客人喜愛。曾經讓我擔憂的,其實才是真正支持我走下去的力量
.jpg)
「生命中的貴人太多了,我只是一直勾下去而已,一點一滴的成就感與對手作的自信心,都是別人給的。」
喜歡手作的人通常都是溫暖的人,熟悉的老客人們聽到她的故事後,幾乎都義不容辭地提供協助。主動幫忙架設粉絲專頁、特地到池上老家協助拍攝商品照片、推薦作品,開啟了拓手作網路行銷的第一步。
孩子們也是,不僅把自己顧得很好,也守護著媽媽。一聽到她興起申請企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之百萬創業計畫的念頭,二話不說就幫著母親詳讀計畫規範,結合著媽媽一路以來的手作夢想,撰寫成計畫的申請論述,也才能成就這一天。
.jpg)
有百萬的協助,拓手作就更接近夢想了
一直擺攤討生活的她,很想要有一處據點能與客人們面對面交流、體驗勾針的樂趣。112 年初在客人的介紹下,拓手作進駐台東糖廠閒置空間,啟動工作室的夢想,但因剛開始的資金不足,僅能運用原有框架擺放作品,能夠使用的空間相當有限。
有了百萬創業計畫的支持,空間就有了2 次改造的可能性。增建倉儲空間、規劃了體驗區域、還能投入異材質的產品開發,不僅能將勾針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人,市場也更大了。
異材質的作品,不僅縮短編織包原需的製作時間,也因為加入不同元素,包款的風格選擇更加多元,開始吸引許多年輕客群。未來讓手工包朝著可機洗的方向努力,並搭配提供包款維修服務,努力從使用細節裡提升客人滿足感,這一切都是她珍惜人與人、人與物之間的情誼所致,讓購買手作編織包,成為緣份的美好相連。
(圖片來自於 拓 手作坊 官方粉絲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