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構工藝教育之路
宜蘭火車站附近有一排低矮房舍,這片從宜蘭縣政府舊員工宿舍修復而成的「蘭陽原創館」,讓離開原鄉的原住民族,在此將手藝換成可點亮在地特色的美食與工藝,其中的「Sinramat 醒來吧工作室」,正是一家人戮力齊心織出的泰雅工藝創業路。
起身力行保留文化
來自南澳泰雅部落的陳銘裕,擔任學校校長34 年,至退休後,耳聞原民會推動部落學校,心繫傳承文化的理想,他想也不想就一頭栽入。銘裕回憶,102 年在籌備泰雅族南湖大山部落學校時,自己走遍宜蘭縣南澳鄉及大同鄉部落,有感「如果不自己去做,文化就會流失」,便和太太林月英一起到部落當義工,和耆老學習泰雅族傳統工藝。月英認為原住民族文化不僅是要傳承下去,更要完整保留,她花了五年,不論男生或女生的技藝都盡力學習,從泰雅女人的織布、織帶,到泰雅男人的藤編、弓織、網袋、木工等生活器具全數擅長,是現代社會裡很少保存完整的技藝,家裡也堆滿了她的作品。
一家投入齊心傳承文化
民國107 年時,部落學校改制為「教育中心」,考量到計畫的不穩定性,隔年銘裕便決定設立工作室,展出太太自六十歲開始製作的泰雅傳統工藝物件,並策劃授課活動,開啟與地方連結。109 年,適逢蘭陽原創館籌備,旨在透過都市歷史建物活化與創生,促進宜蘭地區原住民族經濟發展,這使得醒來吧工作室決定進駐館內展售泰雅族傳統工藝,女兒芃伶也在此時加入提供意見,並於111 年正式擔任店長一職,一家人為傳承泰雅文化齊心努力。「舉凡店內看得到東西,每一件都可以教學!」銘裕解釋成立工作室的初衷,但實際運作下來,他發現到部落工藝傳承不容易,營業額並沒有預期中好,為了修正與轉型,進而申請百萬創業計畫。芃伶坦言,「我們原本是傳統文化保留,要跨到商業行為其實滿掙扎。」她回憶一開始創業時,只能用少少資本去佈置,店舖的吸引力不夠,想要踏進來或關注的人就少,重新設定商業模式,確實有其必要性。
跳出思考的框架
銘裕解釋,百萬創業計畫吸引他們的最大主因,在於會有顧問引導,協助突破盲點。原本夫妻倆一直執著於如何把文化轉換為商業,但顧問們卻不斷提醒,「應先把自己壯大,才能做更多事情。」提議先跳出框架,打開他們的思考,重新調整與定位公司的產品。首先,他們從空間改造著手,特別邀請軟裝老師協助佈置規劃,以工作室傳統生活器具融合建物,壁面飾以織布及纖維工藝作品,桌椅擺設亦可隨傳統文物作品及飲食的位置改變,可一邊享受美食邊觀賞文物,也可以現場體驗手作課程,轉身變成蘭陽原創館最具文化特色的空間。
再來,原本工作室的初衷是保留傳統編織工法,傳承奶奶手織之精神,但卻面臨到人事成本以及無法量產等問題,既有產品比較傳統,像是背籃、網袋、肩背帶等,都是傳統狩獵與農作使用的道具,比較不符合現在生活情境與需求,便諮詢產品開發設計師,思考如何結合異材質,將其轉換為包包、手機袋與相機袋等。另外,委員也建議可創立社群平臺、建立Google 商家,增加網路行銷與電商平臺等通路,並透過IG 連結年輕客群,提高曝光與收入。重新調整確實吸引不少客人,網站上的產品資訊介紹也更為詳細與完整。
展開多元合作的平臺
轉型後的醒來吧,成為一個多元開放的平臺,不只有月英帶領學生一起生產的商品,餐飲部份則與部落共同研發,推出別具特色的馬告臘肉披薩、小米風味披薩、大同鄉部落手沖紅土咖啡等,用創意方式推廣部落的紅藜、小米、馬告等農特產。
芃伶提及,等到穩定之後,未來希望可以建立團隊,和其他工藝師、木作師等合作,也可以向部落耆老採購創作,更期待可以再度回到部落,培訓下一代學習傳統工藝,進行文化傳承。「其實我原本是反對父母開店,擔心他們會太累,但兩人很堅持要做,等我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後,也想要連結部落,把父母經營的這家店當成一個基地,媽媽專心教學,爸爸以教育為核心,我則負責串連部落的人共同推廣,讓泰雅傳統工藝能被更多
人看見。」從芃伶的笑談中看見了堅定意志,她以身示範自己的生命經驗,希望可以引領原住民族年輕人從大環境中「醒來」,重新感受文化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