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報載根據環保署2021年環境水質監測年報,台灣輕度污染以上河川占比54.9%,顯示過半河川已遭受污染一節,行政院環保署說明,該數據係以年度總採樣站次數的河川污染指數(RPI)進行的簡易分析,恐無法顯示整體河川水質全貌,其分析應將監測結果對應至河川長度方可呈現。事實上,依環境保護統計年報,未(稍)受污染河段長度比率110年占65.6%,輕度污染以上之河川污染長度為34.4%。進一步以長期資料分析91年至110年的20年數據,91年河川污染指數(RPI)為3.8、110年時為2.6,大幅下降31.6%,顯示乾淨水源河川水質是持續改善的。
過去十數年環保署改善嚴重污染河段,其成效可反映在嚴重污染河段長度比率的變化上,從91年14.0%降至110年3.7%,嚴重污染測站也由66站減少到9站,顯見長期水質呈現明顯改善,環保署與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已見成效。
所謂河川污染指數(RPI)是綜合型指數,包括生化需氧量、溶氧、氨氮及懸浮固體物等4項污染物,RPI積分平均值雖易受單一項目極端狀況影響,但因較直覺式反映河川水質概況,故與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併用至今。其中RPI未(稍)受污染等級相當於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的甲類水體,RPI輕度污染等級相當於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的甲類~丙類水體,以輕度污染等級為例,其比照地面陸域丙類水體的用途,可以用於養殖鰱魚及貝類培養的水產用水水源、或是工業製造用水水源、或經過高級處理後提供公共給水。
而環保署除加速處理嚴重污染河段改善外,亦對於民眾切身影響之飲用水水源訂取水標準,並每年訂定飲用水管理重點稽查管制計畫,督導地方環保機關辦理飲用水管理稽查管制,110年1月至112年8月9日自來水(含簡易自來水)水質、水源水質、飲用水設備、飲用水水質處理藥劑之合格率均達99%以上。環保署表示,水污染管控或確保乾淨安全的水資源,都是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,環保署會持續努力改善及關注。